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石荣剑介绍,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术后72小时内,术后24小时内尤其多见。血循环危象分为动、静脉危象,其发生的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血管本身条件;血管清创、吻合及术后处理;血液粘滞性增高以及心理反应及情绪变化四种。
血管危象的表现
1.动脉危象表现。患侧肢体皮肤苍白、灰暗,皮肤皱纹加深,皮温降低,患肢抬高时皮肤出现花斑;指腹张力下降,瘪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指端侧方切口不出血或缓慢渗出暗红色血液。
2.静脉危象表现。患肢皮肤紫暗,皮纹变浅或消失,皮温下降,患肢抬高时无花斑;指腹张力增加、丰满、膨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脉搏存在;指端侧方切口出血活跃,初呈淡紫色,继之为鲜红色。
护理措施
1.防止血管痉挛 参考"护理问题4"有关的内容。
2.一旦出现血管危象的表现,应立即排除血管外压迫因素,如去除敷料、拆除过紧的缝线等,并加强保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苏林等抗凝、解痉药物,并补充血容量。1小时后如不缓解,应果断进行手术探查。
3.血循环危象的处理
(1)静脉危象的处理:静脉危象多见于静脉栓塞,早期可行手术探查。但因静脉回流不足或痉挛所致静脉危象,可全身应用肝素,指侧小切口或拨甲放血局部滴注小剂量肝等措施,多数效果良好。静浦济素,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过多导致自发性出血,且每次注射前需测定凝血时间,加重了护理量。病人也感痛苦,因此,最好局部应用小剂量肝素。因小剂量肝素不但有抗凝、解痉的作用,同时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血小板凝集。
(2)动脉危象的处理:发生动脉危象时,首先应检查敷料包扎是否过紧,有无干固血痂压迫伤口,张力是否过大,有无血肿或肿胀,如有发现应立即排除,同时适当升高室温,给予肌注留粟碱50mg、妥拉苏林25mg并进行动态观察1小时,如有改善则继续上述治疗,如无明显改善则必须立即行手术探查,根据情况作适当处理。
专家介绍:石荣剑 骨科、手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徐州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先后在无锡手外科医院、青岛401医院手外科,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学习。十余年来在创伤骨科与手足显微外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先后在《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创伤骨科、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修复。
专业特长: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