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拉开帷幕。同一时刻,徐州仁慈医院70余名党员、职工代表凝神屏息,通过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与历史同频 与家国共振
阅兵仪式
医院党委统一要求,院长办公室组织安排,协调三个支部,在院内职工书屋、各病区组织收看阅兵直播,同时在院内各公共区域打开阅兵直播,满足患者和家属收看需求。党委委员、院长办公室主任崔煦说:尽管日常医务工作繁忙紧张,但阅兵仪式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徐州仁慈医院作为非公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在员工心里生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践行。
当屏幕中传来习近平主席乘车检阅受阅部队的画面时,现场全体人员目光紧紧跟随镜头。“看到抗战老兵们的时候,我眼眶瞬间湿润了。”党员刘韶峰眼睛里闪闪发光,“他们的皱纹里刻着80年前对家国的忧患,笔挺的身板见证着祖国的繁荣。特别是镜头又切换到青年人的时候,这种时空穿越,山河巨变的冲击感太强了。”屏幕中联合军乐团奏响《保卫黄河》,激昂的旋律在会场回荡,现场掌声如潮。
从阅兵感受到医者担当
直播结束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石荣剑率先分享体会:“这次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能打胜仗’能力的宣示。作为医疗机构,我们的‘战场’在病房、在手术台、在基层健康一线。我们要以阅兵中‘米秒不差’的标准锤炼技术,以‘敢打必胜’的信念守护生命。”
党员代表、腕肘外科主任齐伟亚结合装备方队感慨:“看到国产四代装备成为主体,我深切感受到‘自主创新’的力量。医疗领域同样需要‘自主创新’——我们正在使用的‘天玑’骨科机器人、‘星航’数字导航系统等,都是中国制造、领先世界的尖端医疗设备,仁慈显微研发的术中精确测量系统也逐步向全国外科领域推广,方方面面的新技术新变化,就是要像阅兵装备一样,用‘硬核实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护理部主任韩芹是转正不久的新党员,她被战旗方队触动:“每一面战旗都是一段热血历史。我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老党员,其中也有抗战老兵。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我钦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接续奋斗,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刻进每一台手术、每一次护理中。”
△徐州仁慈医院重症医学科组织集体收看阅兵直播。
△徐州仁慈医院腕肘外科组织集体收看阅兵直播。
△徐州仁慈医院在院内公共区域开展阅兵直播,满足患者和家属收看需求。
深耕爱国主义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
作为卫生健康系统中的“红色堡垒”,徐州仁慈医院党委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建血脉,推动红色基因深植职工心中。
——“学”字当头,构建沉浸式学习矩阵。党委每年制定“红色教育地图”,组织党员赴王杰部队、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开展“寻根铸魂”主题党日;开设“红色讲堂”,邀请退役军人、思政专家授课,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政策动向。
——“践”字为要,打造服务型党建品牌。党委坚持“党建+民生”融合发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专家深入城乡社区。突出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徐州体育医院等“体卫融合”特色,建立三级运动促进健康网络,保障群众体育赛事,并与徐州地铁联动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主题活动,推广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康。
——“融”字聚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党委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业务提升深度融合,设立劳模工作室、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组等,在重点学科领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发挥三甲医院职能,积极联动基层医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高效,用“科技赋能”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阅兵式中,‘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80名礼号手’致敬胜利80周年。”石荣剑在总结时表示,“这些细节提醒我们,历史从未远去,精神永远年轻。下一步,医院党委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把从阅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专科、优服务、惠民生’的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仁慈力量!”
△徐州仁慈医院党委近期举办的多场爱国主义主题活动。
此次集中收看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徐州仁慈医院全体职工纷纷表示,将以抗战先辈为榜样,以红色文化为指引,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