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骨科疾病常见多发,致残率较高,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206块形态各异的骨骼,往往毗邻重要血管神经,且无法从表面观察,骨科手术如何保证精准性和稳定性是长期难题。
“可以说,现有骨科手术的瓶颈,就是人的能力局限性。一是"眼",即手术视野的问题,医生无法直观看到人体内部骨骼结构,往往需要大切口暴露患处,导致并发症发生率高。若是采用增加术中透视减少切口损伤,高剂量的X射线暴露会影响患者和术者健康,并且透视得到的是重叠影像,医生仍很难准确确认深入的复杂解剖结构。”天智航董秘邢玉柱在调研中表示:“另一个局限性则是"手",即手术操作。医生每天几台手术下来,往往不能保证一直处于很好的状态,导致动作控制力、稳定性和重复性不足。”
辅助完成微创手术也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显著优势之一。传统骨科手术往往需要将病人皮肤划开一个大口,充分暴露骨骼结构,不仅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也很慢。而有了手术机器人之后,只需在病人皮肤表面开一个极小的口子,将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圆形套筒抵在骨面上,置入导针,即可沿导针置入内固定物。“原先很多地方医院会因为备血不足无法进行骨科手术。而使用机器人的手术,术中出血量可大大减少,有的病人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行走。”邢玉柱说。
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徐州仁慈医院投入临床应用,未来一定会大显身手,为淮海地区的患者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