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徐州东区一对20多岁的姐妹俩同时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被120紧急送到徐州仁慈医院。人命关天!仁慈医院神经内科值班的王虎主任、张珂君医生、沈祎玲医生迅速行动起来,果断处置,立即联系本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协调开舱救人。影像科和高压氧中心密切配合,一路绿灯,第一时间给出影像学报告,第一时间开舱,目前,姐妹俩经过高压氧、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等一系列治疗,已转危为安,逐渐康复,昨天小姐妹俩出院了。
说起出事原因,姐妹俩在同一家饭店当服务员,6月28日中午,25岁的妹妹小月(化名)忙碌了1个多小时,突然感觉疲乏、头晕,便找了个空房间歇息,本想靠一会儿就起来干活,谁知靠着靠着越发昏沉,不知不觉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28岁的姐姐小玲(化名)也是脚底打飘地过来,先是大声喊,又用力推,好不容易把妹妹叫醒,对妹妹说:“快出去,给你姐夫打电话!”
姐姐说完艰难往门口挪,刚到门口,就扒着门框呕吐起来,随后晕倒在地。妹妹挪出门打电话,姐夫赶到后把妻子大声唤醒,赶紧拨打了120将姐妹俩送到徐州仁慈医院。
俩姐妹送到徐州仁慈医院后,还有些不清醒,感觉头晕头重、恶心、全身乏力,说不清楚发病过程。当班的王虎主任初步判断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立即安排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佐证,同时电话联系高压氧舱中心尹文军主任,请他做好紧急开舱准备,尹主任一口答应,当即调度;沈祎玲医生迅速开医嘱;从各项检查到送进高压氧舱,张珂君医生一路“护航”病人,绿色通道全面打开;直到姐妹俩从高压氧舱出来,状态平稳,大家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两个患者的症状就明显缓解,其实挺高兴的。当天,王主任亲自电话联系高压氧尹主任,我和沈大夫一起,她开医嘱我带病人,影像科和高压氧也非常配合,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胜利。”张珂君医生说。
昨天小编在内科病区见到了曾经生死一线的姐妹俩。俩姐妹刚做完高压氧回来,看上去已跟常人无异,一笑起来都很甜。说起发病原因,她们还有些懵懂和后怕。“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回事,就觉得头晕乏力,不知不觉就晕了,差点走不出房间。”姐姐说,“现在好多啦,基本没感觉,今天就出院了。”
“为了避免留下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还要在门诊做一段时间的高压氧治疗,每天一次,至少持续一月,一般要2-3月,一周休息一次,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另外要注意休息,平时在房间里要注意通风,吃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放松心情,别熬夜,积极做高压氧治疗就好。”出院前,张珂君医生叮嘱姐妹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