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康复医学科主任梁建军
李师傅今年48岁,有点胖,3个月前听朋友说打羽毛球好,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减肥,没想到却引起了骨性关节炎,这让他和朋友们都疑惑不已。其实这里涉及到几个病因,了解病因后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治疗和防范。
1、肥胖 体重的增加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是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骨性关节炎的发病。
2、骨密度 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3、外伤和力的承受 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4、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骨性关节炎在女性中较多见。
骨关节炎是一种“老年病”,年龄越大,得病的机会越大。常发生于负重关节,如膝、髋、手的远端指间关节等多见。我们知道骨头表面有一层软骨,起着保护和缓冲压力的作用。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软骨磨损、破坏,导致关节发炎,引起疼痛、肿胀。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为主,康复治疗为辅”。
骨关节炎有四大康复治疗方法
1. 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最好减轻体重,日常活动时使用护具(如护膝、护腕)保护患病关节。平常选择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以增强缓冲,减轻关节磨损。必要时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减轻受累关节负荷。
2. 适当的锻炼: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平躺时屈伸膝关节,进行游泳、平地散步或骑自行车等运动,以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病情恢复和疾病控制。值得注意的是,锻炼不是越多越好。长时间的走路、爬楼梯、爬山等,这些对于骨关节炎的患者是不可取的。
3. 药物治疗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等)、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中医药以及骨关节营养药(氨糖、软骨素等)等。
4. 物理疗法:通过物理的方法,扩张局部的血管,改善血液供应,缓解疼痛、肿胀。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炎症、不同深度的炎症选择不同的方法。如红外线疗法、热敷、按摩、温热疗法等。但要注意的是,推拿按摩最好由专科康复治疗师进行操作,千万不可盲目到不正规的小诊所进行理疗,若操作手法不当,还会加重病情。
总之,康复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减少体重可以选择游泳,适当增加钙的吸收,尽量避免外力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