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除患者病痛——徐州仁慈医院成功举办全国足踝专家大义诊

4月15日,春日的暖阳还未升起,徐州仁慈医院却热闹非凡。紧张激动的患者焦急的等待着能与专家面对面问诊的机会。

家门口免费看名医

这次全国足踝专家大义诊,俞光荣教授、王旭教授、杨云峰教授、胡勇教授、我院石荣剑副院长、张明珠教授、赵宏谋教授、洪劲松、鹿亮主任等十余位在国内足踝界响当当的大咖、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全部齐聚在徐州仁慈医院一楼圆顶大厅举办大义诊,得到了周边苏皖鲁疑难重症患者的热切响应,当日共计200多位患者参加义诊。

不到八点,仁慈一楼圆顶大厅外的等候区,已经坐满了从市区及周边省市赶来的患者。

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的专家早早的来到医院,换上白大褂,做好为患者看诊的准备。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近十个小时不停的看诊,专家们不辞辛苦、仔细询问、精确诊断、耐心带教,只为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为了多看几个病人,连水都没空喝上几口。

来参加义诊的患者有常年饱受足痛困扰寝食难安、术后导致足部畸形无法行走、先天畸形常年求医,但无一例外的都对这次义诊满怀期待。

专家面前大排长龙,始终排满了等待问诊的患者

小李一年前因为脚伤做了手术,术后导致了高弓马蹄足,半年前在其它医院做过手术但脚踝仍僵硬疼痛,这次听说有专家来,就想来看看自己的脚还有希望恢复么,接诊的俞光荣教授在仔细询问病情、查体后,耐心安抚了小李的情绪:“没事的,做个手术就能恢复,不用担心。不过得尽快做,在这里就可以做。”

今天专程来找石荣剑副院长看病的患者也排起了长队,石院长一直耐心仔细的检查着每一位患者,平足症、高弓马蹄、创伤后骨折畸形愈合、足踝部关节炎……各种疑难患者,石院长都根据患者情况提出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做开放。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杨云峰教授给一位年轻运动员检查,他的右脚跟附近一直疼痛,“这是腓骨肌滑脱,要进行复位,复位后就能好。”杨教授温和地说道,考虑到他即将面临升学考试,建议等到考试后再来。

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车祸导致右脚骨折,两个多月前做了手术,但“老长不好”,心里很着急,总觉得脚踝肿,怕长不好了。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梁晓军教授经过仔细检查“您骨折复位的很好,不用担心。现在就是让它慢慢长,年龄大,骨质比较疏松,术后才两个月,有肿胀是正常的。等伤口好了,要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王旭教授查看患者核磁

张明珠教授为拇外翻患者进行查体

这次在徐州仁慈医院举办的足踝专家大义诊也吸引了本地媒体的关注。

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俞光荣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这次义诊中发现有很多常见病,老百姓们不了解很容易过度治疗。但现在家长对疾病的了解在不断提高,这次看了很多因为平足导致行走疼痛的小朋友,是可以先进行康复锻炼、跟腱拉伸等保守治疗,只有少部分到后期保守无效我们才建议手术。”

徐州仁慈医院业务院长石荣剑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仁慈医院最早是以手足显微外科创伤修复专长为老百姓服务的,近年来因为踝部疾病求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重视足部疾病。我们作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足踝专科病区,要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如往年一样,我们今年邀请全国知名足踝专家,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来我院进行免费义诊,让患有足踝创伤、畸形、疼痛病疑难患者免去路途奔波,能在家门口看名医、解病痛。

石荣剑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石荣剑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成立,把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吸收到工作室中来,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的团队堡垒作用。带动全院各部门和科室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加强技术创新和项目攻关,不断提升工作室团队乃至全院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石荣剑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硕士研究生9人。党员17人,由来自三个党支部的17名党员组成,设立劳模工作室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室整合了石荣剑副院长所引领专业的手外科团队、显微外科团队、足踝外科团队、临床解剖教研室和科研团队。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搭建劳模领军、团队参与的共建模式,以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方向,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我院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近年来团队获得发明专利19项,取得徐州市科研项目3项,医学新技术新技术引进奖8项,完成和在研市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