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在徐州市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单位工作忙,时常要加班至深夜。今年6月份,林女士感觉自己头晕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也有所降低。
起初,林女士以为这只是长期加班的缘故,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会好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眩晕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开始影响到她的工作和生活。她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但各项生理指标均显示正常,无论使用改善前庭功能的药物还是脑血管病的药物,效果都不佳。在听到家人的介绍后,饱受困扰的林女士找到了徐州市财贸职工医院头晕门诊的专家孙继响主任。
到头晕门诊就诊时,孙继响发现林女士神情沮丧、脾气暴躁。但是根据检查结果,孙继响主任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现林女士的身体并无大碍。在问及最近的生活状态时,林女士开始向孙继响主任倒苦水,自己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再加上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孩子高考分数不理想选择了复读,种种压力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晚上经常失眠,心情也越来越焦虑。
根据林女士的情况,孙继响主任确定了这属于精神性头晕,找到了病因,孙继响主任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施以针灸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配合艾灸强身健体。经过数天的对症治疗,整日因头晕而愁眉苦脸的林女士终于重新展露了笑颜。
精神性头晕又称为心因性头晕、慢性主观性头晕。是由于心理或精神因素导致,以姿势性或视觉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等主观慢性恐惧性头晕症状群为表现的疾病。较为典型的症状有头晕、眩晕、有倾倒感,伴随乏力、恶心、耳鸣等,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包括失眠、疼痛、乏力、心悸、胸闷等。由于精神性头晕不容易识别容易与美尼尔症、耳石症、颈性头晕以及前庭周围性眩晕等疾病混淆,造成患者和家属反复就医检查但是不见好转的困境。
如何预防精神性头晕
1.避免触发因素:包括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正视和接纳不良情绪,提升良好情绪。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睡眠、规律进食、及适度锻炼。
3.心理咨询的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针对生活中影响个人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整认知,提高应对能力。
4.提升自我成就感与价值感:增加社会学习,完善人格,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提升社会价值。
5.放松训练:掌握放松训练等心理调适技术,保持正常心理状态。
精神性头晕的治疗与其他疾病不同,大部分病人在门诊就能处理,关键是要减轻病人的各种压力和解除焦虑不安的情绪。